行业动态
你的位置:首页 >  »  新闻动态  »  行业动态

物业管理:面对电梯老化须有国家对策

来源: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1/7/15 19:51:00     点击:

电梯事故的上涨势头,提示着电梯安全问题可能面临清算。国家质量监管机构迫切需要拿出一套全面的对策,对全国范围内的电梯进行摸底排查,并出台政策、筹措资金对老旧电梯进行大修和更换。

  继北京地铁扶梯出现逆行事故之后,深圳地铁4号线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。虽然这两起事故的电梯型号不同、导致的后果不一样,但频繁发生的安全问题还是让公众忧心。新华社记者在调查后发现,电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,目前已经有不少电梯进入老化阶段,迫切需要大范围的调整。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也显示,今年以来,电梯事故呈现出上涨趋势。

  有心人会注意到,目前我国发生的电梯事故有两种状况。一是商住建筑里的老旧电梯故障不断,有时会因突坠、异常开启等情况导致死伤。二是地铁等新建的公共设施中,投入使用不久的新电梯尤其是扶梯也经常出状况。老电梯开始“服老”,新电梯又不“争气”,这才让电梯成为公共安全中的一个新话题。

  地铁扶梯出现逆行事故会造成较严重的人员伤亡,因而更容易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。北京地铁扶梯发生惊魂一幕之后,相关部门开始在北京范围内排查电梯安全,这样的快速反应就是很好的证明。但是,和地铁扶梯相比,广泛隐藏在住宅小区的老旧电梯,同样也是真正的安全隐患。其主要原因在于,地铁扶梯事故容易找到根源,同时也不难发现对策。比如说,北京地铁事故中的奥的斯某型号扶梯,去年就曾经在深圳地铁中“失态”,两相联系,该扶梯自然就会被打入冷宫。此外,地铁、商场等公共设施中的电梯,更容易受到较好的保养。北京地铁中的扶梯虽然在维修不久后就出事,但这至少表明它是被保养过的。住宅电梯就不尽相同。林林总总的电梯型号,旁门左道的维修机构,相对闭塞的信息传递途径,让住宅里的老旧电梯处于社会关注的暗面,偶尔有惨剧发生,也很难引起社会的重视。老化电梯的危险不仅在于它可能吞噬生命,更在于关注和应对策略的匮乏。

  专家们在对住宅电梯进行调研后发现,不少地方的电梯平时颇受冷落。为了节省费用,相当多的电梯都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维修保养,由于保养费用被压得很低,因而真正用于电梯维修的经费堪称楚楚可怜。一些电梯故障频发,迫切需要大修或更换,但由于政策衔接的不完善,物业部门在无计可施时往往能拖就拖、能凑合就凑合。缺乏保养、带病运行的电梯究竟有多少,恐怕没有哪个部门有一本准账。老化不仅体现在电梯本身,还体现在电梯维护标准和监管政策上。这样的局面如果不能有所改观,电梯就可能变成离家门最近的“火坑”。

  中国是发展最为迅速的电梯市场,不少国际知名品牌的电梯厂家都在中国开设研发中心和工厂。不难想见的是,随着地铁、大型建筑等公共设施的不断建成,以及房地产业的持续增长,这个市场还会呈现出兴旺的势头。但电梯事故的频繁发生又提醒人们,电梯并不是一种一旦投入使用就高枕无忧的便利品,它实际上相当“敏感”和脆弱,需要细心的呵护。更重要的是,快速扩张的市场往往需要更明晰、更科学的游戏规则,否则就会陷入恶性竞争和无序发展的混乱状态。电梯行业的法律和制度如果不能跟上市场的步伐,社会就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。

  媒体对电梯业的高度关注,始于电梯事故对社会的警醒。而电梯事故的上涨势头,则提示着电梯安全问题可能面临清算。在这样的时期,迫切需要国家质量监管机构拿出一套全面的对策,对全国范围内的电梯进行摸底排查,并出台政策、筹措资金对老旧电梯进行大修和更换。不让老百姓一出家门就面临危险,是职能机构不可推卸的职责所在。